“ 內(nèi)容摘要: 密蒙花花芳香而美麗,為南方一種較良好的庭園觀賞植物。密蒙花可提取芳香油,亦可做黃色食品染料。莖皮纖維堅(jiān)韌,可做造紙?jiān)?。密蒙花有祛風(fēng)、涼血、潤肝、明目的作用。可治目赤腫痛,多淚羞明,青盲翳障,風(fēng)弦爛眼。 ”
密蒙花高1-4米。小枝略呈四棱形,灰褐色;小枝、葉下面、葉柄和花序均密被灰白色星狀短絨毛,為馬錢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。密蒙花有祛風(fēng)、涼血、潤肝、明目的作用。可治目赤腫痛,多淚羞明,青盲翳障,風(fēng)弦爛眼。生海拔200-2800米向陽山坡、河邊、村旁的灌木叢中或林緣。
形態(tài)特征:密蒙花為落葉灌木,高1~3m,最高可達(dá)6m以上。小枝微具四棱,密被灰白色絨毛,后漸脫落。葉對生,葉柄長6~10mm,被灰白色絨毛;托葉在兩葉柄基部之間退化成一橫線;
葉片長圓狀披針形、寬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,長5~12cm,寬1~4.5cm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或?qū)捫ㄐ?,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疏生小鋸齒,紙質(zhì),上面深綠色,被細(xì)星狀毛,葉脈凹陷,下面密被灰白色或黃色星狀茸毛,葉脈隆起。
密蒙花別稱:染飯花、九里香、小錦花、蒙花、黃飯花、疙瘩皮樹花、雞骨頭花、蒙花,蒙花珠,糯米花,小錦花,水錦花,老蒙生,羊耳朵,米湯花,染飯花,酒藥花,黃飯花,雞骨頭花,疙瘩皮樹花,羊耳朵朵尖。密蒙花花期3-4月,果期5-8月。
生長習(xí)性:密蒙花生海拔200-2800米向陽山坡、河邊、村旁的灌木叢中或林緣。適應(yīng)性較強(qiáng),石灰?guī)r山地亦能生長。密蒙花生于山坡,雜木林地,河邊和丘陵地帶,通常為半陰生。
密蒙花的栽培技術(shù)
選地整地:選擇土層深厚,土壤肥沃的山坡地或河邊平地栽植。選好地后,進(jìn)行深翻,深30~40厘米,耙細(xì)整平,除去雜草,做成寬120~130厘米的苗床,大田施足基肥,每畝1500~2000千克。
田間管理:密蒙花在幼苗期應(yīng)及時(shí)松土除草,保持土壤濕潤,也可施入一定的氮肥或人畜糞水,促進(jìn)苗木生長。在大田,封林前每年要松土、追肥2~3次。封林后每年在11月份左右松土、追肥1次。肥料宜施腐熟人糞尿或每畝可施廄肥1500-2000千克,以促進(jìn)多花多蕾。若遇干旱及時(shí)澆水。
采收與加工:密蒙花在移栽2~3年后可開花。一般在春季采收未開放的花蕾及花序,除去雜質(zhì),曬干即可。貯藏干燥通風(fēng)處。
密蒙花的繁殖方式:密蒙花常用種子繁殖、分株繁殖
種子繁殖:在春季、秋季,利用當(dāng)年采的種子撒播在整好的苗床上、耙平,使種子入土2~3厘米,也可開溝條播,行距30厘米,溝深3厘米,播幅10厘米,每畝用種量1千克。播種時(shí)種子和草木灰混拌,然后均勻撒入溝內(nèi),再覆草木灰一層,保持土壤濕潤,搭棚遮蔭或蓋草。
如果遇干旱需進(jìn)行噴灑澆水,澆透土壤。待苗高10厘米左右,去掉遮蔭棚,進(jìn)行間苗,一般株距15厘米。當(dāng)苗子高100厘米進(jìn)行大田移栽,按株距l(xiāng)米,行距2米挖穴種植,穴深30厘米,每穴1株,蓋土壓緊,澆水,施足底肥。
分株繁殖:由于密蒙花根的萌芽力很強(qiáng),一般植株生長都是叢狀,在移栽時(shí),可將1株分成2~3株進(jìn)行移栽。按株距1米,行距2米進(jìn)行栽植。
密蒙花的病害防治
病蟲害防治:密蒙花的病蟲害很少,主要有紅蜘蛛:為害嫩葉和幼芽。防治方法:可用20%殺螨靈可濕性粉劑700~800倍液噴灑,也可用苦參莖、葉煎汁,加石灰噴灑。
作用用途:密蒙花花芳香而美麗,為南方一種較良好的庭園觀賞植物。密蒙花可提取芳香油,亦可做黃色食品染料。莖皮纖維堅(jiān)韌,可做造紙?jiān)稀?/span>
密蒙花的文化背景
民俗:在云南西雙版納染飯花開的時(shí)候,村里的女人和孩子們總會成群結(jié)隊(duì)地唱著山歌走進(jìn)山里,采下一簇簇的染飯花朵放進(jìn)竹篾編成的背籮里帶回家,直接用鮮花做飯或用棕樹的葉兒一束束地捆起掛在籬笆或墻上。
每逢喜慶節(jié)假時(shí)或親朋好友來訪,人們便會取下風(fēng)干后但仍香氣撲鼻的染飯花煮水做飯?;蚋苫蝓r的染飯花在清泉中煮沸后,即刻變成黃色。村民們將煮沸的染飯花水濾凈后蒸煮糯米,蒸煮出的糯米飯黃燦燦的。
透著濃郁的花香味。在家鄉(xiāng),村民們還將這種黃燦燦的糯米飯舂成色、香、味俱全的粑粑,或自己食用,或饋贈(zèng)親友。有的村民還用染飯花水染制黃紙,制成紙錢,焚燒給九泉下的亡魂,表達(dá)對列祖列宗的敬意和思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