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內(nèi)容摘要: 缺愛是劣勢嗎,有人覺得是,但你搖搖晃晃,快往下墜的時候,有想過嗎,遇到了不太好的愛,不代表你是“不值得愛,以后也遇不到愛”的,而太急于去得到愛,去抓住那一點點愛,會變得歇斯底里。 ”
今天鮮家網(wǎng)給各位花友們分享幾則缺愛的故事:
我以前喜歡過一個男孩子,我寫過,他沒有辦法拒絕任何一個女孩子,追他的女孩子很多,他不打算放掉任何一個,可以接受很多個同時跟他若有若無地曖昧,沒覺得有什么不合適。
在這之前的一段時間里更甚,來者不拒,談很多的、很短的戀愛,一個接一個,哪怕談完了什么體會都沒有,像吃下一碗白米飯。
他跟我講,這是因為爸媽只忙生意,不關(guān)心自己啊。他成績一直不怎么樣,有陣子非常努力,月考名次終于進步了很多,但他告訴爸媽的時候,爸媽正在聊著前幾個月的營收,對他隨口“嗯”了一聲,沒有別的了。
他說,缺愛,所以需要很多個人的愛。
人在感情里使壞總得要點兒借口,所以多數(shù)時候我覺得這是bullshit,瞎扯,但偶爾想想,也不算徹頭徹尾的謊話,人是被經(jīng)歷塑造的動物,缺愛的人,確實更難恰當(dāng)?shù)貙Υ龕邸?/span>
認識這么兩個女孩子,叫她們A和B吧。
A的爸媽的觀念是,自己家的孩子有素養(yǎng),識大體,就沒什么問題。至于其他的,比如人生成就,A自己覺得ok就好。
所以A上了大學(xué)過后家里就不怎么指望她了,考研出國還是工作,家里人讓她自己想。她有一次說要不回家鄉(xiāng)得了,家里人說可以啊,你回來就開個小店,坐店里玩兒手機也行。
A知道家人是很愛自己的,所以希望她活得盡興。她懷疑很多事,但從不懷疑自己被愛著。
B這個女孩子,從小就被父母帶著去上各種各樣的輔導(dǎo)班,奧數(shù),繪畫,樂器,舞蹈,家里一整面兒墻都是她的獎狀。
每次有客人來家里,爸媽就把客人領(lǐng)到那面墻前,滔滔不絕。
B說,她長大一些后,有了疑問:如果她沒有這么優(yōu)秀,父母會愛她嗎,會一樣為她自豪嗎?
她記得自己有一次死活不想去舞蹈班,想看動畫片,媽媽對她說:你不乖,媽媽就不愛你了。
媽媽當(dāng)然愛她,A和B的家庭,都是一樣愛自己的孩子,但,B得到的愛是被藏在重重要求之下的,那個愛是真實的,可B感受不到。對她來說,感受不到的愛,近似于沒有。
現(xiàn)在A是那種,雖然人生沒有什么可以拿出來講的成績,但對誰都很好,是發(fā)自內(nèi)心對人好,在商場里朋友鞋帶散了,她可以蹲下去給人系上。她跟男朋友在一起好幾年了,感情穩(wěn)定,朋友也多,活得暢快。上著普通的班,日子卻很豐富,不覺得自己比那些月入十萬百萬的人少了什么。
B呢,一路披荊斬棘,保持了小時候的優(yōu)秀,在大學(xué)和公司都是佼佼者,但總是焦慮,會愛一個不怎么樣的男生,因為他“對她好”,雖然這種“好”……只是類似于降溫時候提醒她多穿衣服,我們都覺得很尋常。
她愛的男生,其實哪兒哪兒都配不上她,只是那個男生是為數(shù)不多的讓她覺得自己被愛著的人——雖然也不是很多的愛。后來那個男生暴露出品行不端時,她還是舍不得,容忍他一次又一次三心二意。舍不得那一點點愛啊。人得到一個東西越少,就越想死死地抓住它。
很讓人感慨。缺愛會影響一個人嗎,會,但我覺得,這樣的影響,其實可以不發(fā)生。
比如那些一次一次被bad boy傷害的女孩子,是真的傻到那個地步了嗎,我覺得也沒有,多數(shù)還是因為,擔(dān)心自己遇不到更好的人了吧。
人要是有那種,相信自己值得被愛,也相信自己會得到很好的愛的篤定,其實會灑脫很多的。
我們也不能奢求得到的永遠是不多不少,恰到好處的愛,但我們必須好好認識愛,堅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,并且有一天會遇到合身的、妥帖的愛。
對從前那些不夠完美的愛,計較也是一種自傷,倒不如放下。
缺愛是劣勢嗎,有人覺得是,但你搖搖晃晃,快往下墜的時候,有想過嗎,遇到了不太好的愛,不代表你是“不值得愛,以后也遇不到愛”的,而太急于去得到愛,去抓住那一點點愛,會變得歇斯底里。
有人可以通過坦途走向幸福,有人得跟別人一起擠獨木橋,還有人會摔幾次跤,但只要想通了,看透了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最后那種幸福的重量,其實從沒有缺斤少兩。
不被愛的解藥是什么,是被愛嗎,不是,是相信自己會被愛。
你得知道好的愛總是自然而然,像一陣風(fēng),吹來就來了,直接往你懷里鉆。你迎接一陣風(fēng)的時候,從不用捏緊拳頭。